Friday, February 17, 2006


“契合在主愛中”

鄒約翰牧師在2004年九月五日主日 大會崇拜講道(略有節錄)

我想想﹐在數十年前﹐主把我們從不同地方敘合在香港。後來又把我們分散到世界各處去。今日﹐祂又把我們匯合在一起﹐同聚於一堂。幾天之後﹐主又使我們回到或仍留在各人原來的地方。
人生的一聚一散 ﹐使我有很大的感觸。同時﹐又使我看見主豐盛的慈愛與及祂對我們熱切的期望。主看我們是祂身上的肢體﹐愛我們不但如同自己的手足﹐祂還對我們說﹐“我愛你們﹐正如父愛我一樣。”祂更熱切的期望著我們能在祂的愛裡﹐又能彼此相愛﹐像祂愛我們一樣。

為什麼主耶穌要我們常在祂的愛裡﹐又要我們彼此相愛﹐像祂愛我們一樣呢﹖因為祂知道﹐只有這樣﹐祂所有的愛﹐才能發揮在我們身上。主所有的愛﹐就是上帝的愛﹐是豐盛的﹐能使我們的生活有滿足的喜樂。所以﹐我們若能遵主的命令﹐常在祂的愛裡﹐又能活出主的愛來。彼此真誠相愛﹐如主愛我們一樣。我們心裡必能有主豐盛的愛和祂所賜的平安﹐喜樂與盼望﹐又能在人面前見證主的愛。

我們如何能常在基督的愛裡呢﹖我們又如何能達到彼此相愛像基督愛我們一樣呢﹖我現在把聖經的教訓﹐歸納在三個條件上與大家一同分享。

第一個條件是﹕我們要同有基督的心。最近我在三藩市市中心幾個遊客的景點﹐看見當地陳列了好幾個巨型的顏色鮮艷﹐設計獨特的心型雕塑。原來這些雕塑是稱為“三藩市的心”﹐一共有130個﹐每個都有五尺高﹐是由不同的藝術家和知名人士來設計。展覽之後﹐將於今年十一月拍賣籌款﹐所得的款項則贈予三藩市總醫院的基金。不過我沒有幾會看盡所有的心﹐我只看到幾個而已。在這幾個中﹐有四個特別吸引我﹕一個是全金色的﹐金光輝煌燦爛﹐非常奪目﹔一個是全紅色的﹐非常鮮明﹐象徵著一顆熱誠的心﹔一個是畫滿一幅幅代表不同思想的圖畫﹔一個是看來好像被幾條繩索捆綁著的心。

這幾個心型使我想到它們真的可以代表一個城市裡的人心。有人全心全意﹐注目在金錢上﹐一生為了要找金﹔有人一副熱誠幫助他人﹐服滿務社會﹔有人心事多多﹐想做這樣﹐想要那樣﹐永無止息﹔有人的心﹐則被惡念纏繞﹐被罪捆綁住。這些心又使我想到﹐世界上各人都擁有與眾不同的心﹔各人都是照著自己的心意而生活。

弟兄姊妹﹐你的心是怎樣的呢﹖一個基督徒的心﹐又應該是怎樣的呢﹖
使徒保羅曾勉勵教會的弟兄姊妹說﹕“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”(腓2﹕5) 是的﹐基督徒應當同有基督的心。

基督的心是怎樣的呢﹖主耶穌基督自己曾對門徒表示過﹐祂說﹕“我心裡柔和謙卑﹐我們當負我的軛﹐學我的樣式。這樣﹐你們的心裡就必得享安息。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﹐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。”(太11﹕29﹐30)

主耶穌希望作祂門徒的人都有同祂一樣的心﹐一顆柔和謙卑﹐對上帝旨意
存心順服的心。主在祂的生活中﹐給我們作了榜樣﹐亦給我們留下了祂叫我們學效的生活方式。祂不求自己的喜悅,只求父神的喜悅。祂不按自己的意思行事﹐只求按父神的的意思行事。祂不憑自己說話﹐只求照著父神的指示說話。祂更不顧惜自己的生命﹐為愛我們﹐為拯救我們﹐就甘願犧牲自己﹐忍受十字架上死亡的痛苦。

所以保羅勸勉我們說﹕我們若在基督裡﹐就要同有以基督一樣的心。要有真實的愛﹐不自私﹐不結黨﹐不貪圖虛浮的榮耀﹔只要存心謙卑順服上帝的旨意﹐互相關懷與愛護。(參閱經文﹕腓2﹕1-8) 但是如果我們只有個心﹐沒有身子﹐愛就不能發揮出來。所以我們不但要有同一的心﹐還需要有同一的身子。因此﹐

第二個條件就是“要同作基督的身體”。

教會看來好像是一個大家庭﹐我們都是這個家庭裡的成員﹐我們都是這個家庭裡的兄弟姊妹。教會不只是一個大家庭﹐更是基督的身體。我們不單是這個家庭中的兄弟姊妹﹐我們更是基督身體上的眾肢體。我們有兄弟姊妹間的愛﹐更有骨肉之親﹐手足之情。基督身體上的眾肢體﹐就要一同在基督的愛中建立起來。因為主耶穌基督是我們這身子的頭﹐是我們的元首。我們就要互相以愛心與祂聯絡得合適﹐各人按著自己的職分﹐彼此互助合作﹐共同發揮各肢體的功能。更籍此彰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白白賜給我們的愛。好叫我們周圍的人﹐不但見到上帝的愛﹐認識上帝的愛﹐更能接受上帝的愛。

如果我們沒有這樣親情的愛﹐與主密切聯繫起來﹐反而自高自大﹐不聽從元首基督的命令﹐各人隨著自己的慾念而行事﹐這樣我們就會使整個身體陷於癱瘓﹐日漸衰殘﹐以至死亡。今日有許多教會都呈現出這種疲態﹐而且迅速擴散﹐變成了末世教會的一種通病。

所以﹐弟兄姊妹﹐我們不要輕忽這個現象。我們要正視教會這個問題﹐我們要使教會活得健康﹐活出基督的生命與基督的愛來。因此﹐我要指出如何能達到常在基督的愛裡﹐又能彼此相愛如基督愛我們的第三個條件。

這第三個條件就是要同活出基督的精神來。

我們既有基督的心﹐又同作基督的身體﹐就應當立即有所行動﹐同活出基督的精神來。

上帝籍著先知以賽亞預告世人﹕-- 這位要將公理傳給萬民的基督是個怎樣的人時說﹕“他不喧嚷﹐不揚聲﹐也不使街上聽見他的聲音。壓傷的蘆葦﹐他不折斷。將殘的燈火﹐他不吹滅。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。他不灰心﹐他不喪膽﹐直到他在地上設立公理。海島都等候他的訓誨。(賽42﹕2-4)

因此﹐從以賽亞先知的描述和耶穌生平的記載中﹐我們得知耶穌基督的為人﹕

祂不像那些抬高自己﹐誇耀自己屬靈氣質﹐引人注目的人。 祂是以謙卑柔和之心親近人﹐也不苛責他人的短處。祂不輕看信心軟弱與心靈被罪捆綁的人。

祂也不像那些以上帝嚴厲審判來恐嚇人﹐叫人悔改的傳道人。祂只憑真實來把上帝的愛和天國福音的道理傳給人。

祂有溫柔慈愛待人的態度﹐又有堅決履行責任﹐實踐使命忍耐勇敢的精神。

為了要使人領悟和接納天國的福音﹐為了要完成救贖人類的使命﹐祂甘願忍受諸般的苦難﹐羞辱﹐甚至捨身於十字架上。

基督這種堅決履行上帝的託付﹐以溫柔慈愛待人的態度﹐與及為要完成救世的使命﹐忍耐﹐勇敢﹐捨己的的精神﹐真是今日教會同道的典範。

弟兄姊妹﹐主的命令叫我們常在祂的愛裡﹐又像祂愛我們一樣﹐彼此相愛。不但是我們人生的寶鑒﹐是我們喜樂的泉源﹐更是主囑咐祂的教會要遵守的法規﹐是教會照亮黑暗世界的明燈﹐是帶來世界和平﹐幸福的希望。

可惜﹐今日我們所見到的這個世界﹐仍是一個充滿暴力﹐動亂﹐仇恨﹐爭競﹐異端邪說﹐荒唐﹐淫亂的世界。我們所見到的教會亦正處於一個歪曲悖謬的世代裡﹐不斷受到世俗潮流之衝擊﹐亦有不少的地方教會經已隨波逐流﹐離開正道。

我們要面對和應付當今時代的挑戰﹐並非容易。所以我們必定要大家一同與基督之心為心﹐與基督結成一體﹐以基督為首﹐我們作肢體﹐遵主的命令﹐負起基督的軛﹐活出基督的精神來﹐完成基督的託付。